一、語文基礎積累(25分) 1.根據語境和拼音填寫漢字。(3分) 水鄉的人最懂水。沐浴眾生,澤及萬物,水最仁慈;揚清激濁,dí(1) ▲ 蕩污垢,水最義氣;柔而難犯,弱而克gāng(2) ▲ ,水最勇猛;自戒盈滿,而流于qiān(3) ▲ 卑,水最智慧。水的德行如此,能不向水學習? 2.古詩文名句填空。(9分) (1)采菊東籬下, ▲ 。(陶淵明《飲酒(其五)》) (2) ▲ ,誰家新燕啄春泥。(白居易《錢塘湖春行》) (3) ▲ ,人約黃昏后。(歐陽修《生查子·元夕》) (4)池上碧苔三四點, ▲ ,日長飛絮輕。(晏殊《破陣子》) (5)出淤泥而不染, ▲ 。(周敦頤《愛蓮說》) (6)登高望遠,美景盡收,胸襟開闊,心靈敞亮。杜甫說得好:“ ▲ , ▲ 。” (7)五月,梅子黃了,江南的雨季來了,田野的歌聲也響起來了,趙師秀將這種美麗詩化成這樣的句子:“ ▲ ,_ ▲ 。” 3.結合語境揣摩句意,填入橫線最恰當的一組詞語是( )(3分)。 ①雙腿癱瘓后,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。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,我會 ▲ 把面前的玻璃砸碎。 ②今年的春天來的太遲,太遲了,有一些老人挺不住。但春天 ▲ 來了。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。 ③我母親對我們的拮據生活感到非常痛苦。那時家里樣樣都要節省。姐姐的長袍是自己做的,買十五個銅子一米的花邊,常常要在價錢上 ▲ 半天。 ④做信客的,就得挑著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,來回奔忙。四鄉的外出謀生者,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, ▲ 在他的肩上。 A.突然 總算 計較堆 B.常常 還是 計較 流 C.突然 還是 比較流 D.常常 總算 比較 堆 4.將下列句子合理排序,組成一段意思連貫的話。(填序號)(3分) ①邁出了這一步,方可領悟出,內因為外因提供了怎樣的縫隙與機會,才導致了這糟糕局面的出現。 ②而不邁出這一步,總想著自己如何無辜,如何不幸,如何罪不應得,如何命運不濟,便會在逆境的黑浪中,很快地沉沒下去。 ③在逆境中的壓力下檢查自己的弱點、缺點、失誤、舛錯是痛苦的,往往也是難堪的——然而必須邁出這一步。 ④面對逆境,要勇于自省。 ⑤逆境的出現,雖不一定必有自我招引的因素,但大多數情況下,總與自我的弱點、缺點、失誤、舛錯相聯。 序號依次是 ▲ 5.名著閱讀。(7分) (1)根據你的閱讀印象,選出下面名著內容描述有錯誤的一項。(▲)(3分) A.第一次買車后,祥子有一次冒險拉活,被大兵抓走,丟了車,這些兵的頭頭是孫排長。這個孫排長就是后來把樣子辛苦積攢的買車錢敲詐走的孫偵探。 B.當簡·愛和羅切斯特在教堂舉行婚禮時,突然有人出證:羅切斯特先生15年前已經結婚。原來他的妻子就是那個被關在三樓密室里的瘋女人。 C.唐僧在寶象國被黃袍怪變成老虎,關在籠子里。恰巧三個徒弟都不在他身邊,白龍馬就變成宮女去刺殺黃袍怪,自己因此身負重傷。 D.楊志雖是名門之后,但命運坎坷。先因失陷花石綱而流落他鄉,又因怒殺牛二而被發配充軍,最終因丟了生辰綱而不得不連夜投奔梁山。 (2)填空。(4分) ①在小人國,一位相當重要的人物對格列佛說:“應該承認皇帝陛下多次表現寬大為懷,一再強調你建立的功績,竭力想減輕你的罪責。財政大臣和海軍大將卻要把你處死-----”這里的“功績”是指 ▲ (寫一項),王國對格列佛最終的處理意見是 ▲ 。 ② 《紅樓夢》中薛寶釵服用過的“冷香丸”配方奇特:用春之白牡丹花、夏之白荷花、秋之白芙蓉花、冬之白梅花等花的花蕊,配同年雨水節令的雨、白露節令的露、霜降節令的霜、小雪節令的雪。無獨有偶,魯迅《朝花夕拾》中《 ▲ 》一文寫到的庸醫開的方子里的 ▲ (填一味“藥引子”)也有這般古怪。 二、文言文積累與閱讀(22分) (一)課內文言文積累(9分) 6.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。(6分) (1)吾日三省吾身: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,傳不習乎? (2)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盡其材,鳴之而不能通其意。 (3)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國不以山溪之險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 (1)日(▲) 信((▲) 2)道(▲) 食(▲) (3)固(▲) 以(▲) 7.比較下列加點詞在文言文和日常用語中的意思,選出不同的一項。(▲)(2分) A.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——完成一筆交易 B.其文理皆有可觀者——可愛的孩子 C.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——他的表現真有些莫名其妙 D.長煙一空——我們一家人都去旅游了 (二)課外文言文閱讀(13分) 云夢田 【明】劉基 楚王好安陵君,安陵君用事,景睢邀江乙,使言于安陵君曰:“楚國多貧民,請以云夢之田貸之耕以食,無使失所。”安陵君言于王而許之。他日,見景子,問其入之數。景子曰:“無之。”安陵君愕曰:“吾以子為利于王而言焉,乃以與人而為恩乎?”景睢失色而退,語其人曰國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。 (選自《郁離子》) 【注釋】①用事,舊指當權。 8.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,停頓處用“/”劃開。(限斷三處)(3分) 語 其 人 曰 國 危 矣 志 利 而 忘 民 危 之 道 也。 9.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。(4分) (l)楚王好安陵君(▲) (2)請以云夢之田貸之耕以食(▲) (3)安陵君言于王而許之(▲) (4)景睢失色而退(▲) 10.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意思。(3分) 吾以子為利于王而言焉,乃以與人而為恩乎? 11.本文所倡導的為政之道,與下列哪篇課文的主題最接近?(▲)(3分) A.《唐雎不辱使命》 B.《曹劌論戰》 C.《大道之行也》 D.《醉翁亭記》 |